首页 > 课程设置 > 正文
数智教学  践行 “双新” —— 上海市彭浦中学公开教学周简讯
来源:张莞萱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静安教育学术季·第六季”

数智教学  践行 “双新” 

上海市彭浦中学公开教学周简讯

 

    上海市彭浦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统筹推进“双新”落地落实。学校在精细化教学管理、多元化课程建设、个性化走班选科及信息化教学等方面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定位、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持续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学校、智慧课堂”建设行动计划,以技术融合应用推动学校发展。

     2021122日至1210日学校开展了2021学年第一学期上海市彭浦中学公开教学周活动。本次公开教学周主题为——“数智教学,践行‘双新’”,旨在探索“双新”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精准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营造钻研新课程、研讨新教材、研究真问题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构建“双新”背景下教育教学新生态。活动由教学管理中心精心组织,在各部门、教研组、备课组的通力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系列一

构建“双新”背景下的“生本”课堂

   “双新”实施后,如何真正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如何继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时代教育命题。开课教师积极通过结构化、情境化、活动化的教学设计实现课堂动态生成,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龚苓老师的历史课围绕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一系列新的变化展开。课堂上展示了多种史料,通过提问、讨论等活动,引领学生关注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变”与“不变”。在龚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福利国家”的利弊与“为什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新变化、新成就,但依然矛盾重重?”等问题展开深度思考与讨论,充分将培养历史学科中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贯彻到教学实践中。

 

 

陈嘉伟老师的数学课,通过问题设计和创设活动,有效与学生进行互动。借助希沃白板、PPT以及几何画板中的一些功能,使数形结合的抽象问题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更有效地帮助每一位同学去理解这些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陈忱老师的化学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钠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反应进行对比,发现从得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局限性。从而过渡到化合价升降的基本规律,再进一步扩展到电子转移的反应本质,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渐深化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建立氧化剂、还原剂与元素化合物的升降及相关概念之间的具体联系,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系列二

常态化使用“墨水屏”助力智慧课堂

围绕课堂环节中的课前反馈、课堂互动、随堂检测等环节,开课教师通过过程性数据采集和统计,助力教师进行精准学情分析,聚焦共性个性问题。推进人机协同的智慧课堂,促进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形成常态化应用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钟祥和老师的数学课,学生充分运用墨水屏,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层层递进,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教师通过墨水屏抢答的直播互动功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在发现问题、探求新知和深入探究、加深理解的两个环节中均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抢答互动交流等一系列过程,在学生的探索与交流中解决问题,形成自己对本节课难点的理解和解决策略,从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通过墨水瓶的弹幕功能最大可能消除个别学生的疑难问题,课堂练习由浅入深,各有侧重,不但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且让学生体会运用基本不等式法及其单调性法和图像法来解题的重要思想。

 

 

     陆辉老师的地理课,使用墨水屏的随机选人与互动投屏功能,把学生当场做的答案呈现在大屏幕上,即时批阅,当场反馈,查缺补漏,效率极高。有效攻克了本课中对应的高考中的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地”与“理”结合的答题习惯。教师在备课时具体到例题选择,问题设计与呈现,多次修改,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中投入学习,学到有用的知识,获得积极的体验,而且还在课后积极探究问题、学以致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郭元丁老师的数学课,运用墨水屏提供的课堂、课后实时数据统计分析,快速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在课堂中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基于学生的学习数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作业与辅导,使教学提质增效。通过学生过程数据的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有效、更多维、更立体,进而帮助教师构建新标准引领下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体系,助力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

 

     陈诗雨老师的生物课,是一节人类遗传病的习题复习课程。学生对遗传病的类型辨别存在困难,尤其是单基因遗传病的几种类型的辨别。而墨水屏的应用在本节课上很好地突破了难点,它实时呈现了学生的解题过程,老师可以动态跟进学生的做题思路,有效地实时解决存在的课堂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了单基因遗传病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系列三

呈现“双新”真课堂   研讨教学真问题

    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必然是要呈现真课堂,解决真问题。开课教师围绕真实学习情境中发现的真问题,在对照教学目标精准化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将问题转化为具体探究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蔡浩舫老师的政治课围绕“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如何相处”这一议题,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企业诚信经营的必要性;了解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熟悉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途径,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理性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全面看待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生关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学法的意愿、自觉用法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严斌鑫老师《艺术与时代》的课堂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对作品浸入式的演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大师——时代三者的有机结合,理解“时代孕育大师,大师创作作品,作品反映时代”的艺术魅力。

 

 

英语老师张敏选取日常生活中英翻译有误的标牌作为本课的引入,让学生从解决真实问题入手,关注中英语言的差异。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整理中译英的策略。教师没有沿用常规的翻译课教学设计模式,而是精心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2022北京冬奥会宣传片之后,以冬奥会志愿者的身份,完成视频中涉及的其他带有中国元素内容的翻译任务。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圆满完成了任务,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系列四 

实践单元教学设计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双新”背景下,大概念、大单元的教学应该是课堂教学探究的新方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放到单元的情境之下,培养宏观视野下的建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宋惠德老师的物理课,课题为《共点力平衡的应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与责任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节课,正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通过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过程训练提高学生正确应用科学规律的能力,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且通过体验、活动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好奇和求知欲。

 

 

陈澄老师的语文课“探究《孔雀东南飞》与《氓》在叙事上的异同”一课紧扣“大单元设计”的核心,旨在比较两文在叙事上的异同。教师运用丰富有趣的课堂任务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文本,回归阅读的本质,在阅读中建立比较和归纳的方法。课堂设计以一个主问题串联起若干小问题,从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引领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享受中领悟,在有趣中探索提升,帮助学生真正地发展思维、培养品格、提升素养。

 

 

柴修婕老师的英语课,选取上外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将原本的探究性活动制作海报变成了辩论的形式。立足“双新”背景之下,进行单元的教学设计,经过单元的阅读、视听说等一系列活动之后,让学生进行基于单元内容的思维导图制作;在学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之后,让学生回归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探索春节的传统习俗是否需要革新,辩证性地思考文化的革新与传承,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充分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培养思维品质。

 

 

陈博老师的语文课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老师在上课前推送了《我与地坛》的助读资料和预习作业。课堂上,老师提出本课主问题:“地坛”对于“我”有什么意义?通过以阅读为指向,引导学生一次次寻找景物给作者哪些启示的方式来探讨和分析文本,激发了学生的多元情感。老师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出发,统整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作者从自然中获得的人生启迪。

 

 

     此次公开教学周活动,呈现了 “双新”背景下,上海市彭浦中学教师团队在课堂教学变革中做出的努力与探索。新时代、新变革、新情境、新技术下,学校全体教师深耕课堂,立足“双新”,研究教育真问题,利用技术融合探索未来教学新范式,把握教育发展脉搏,以“轻负担、高质量”为根本遵循,努力探究减负增效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