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从细节读懂小说——上海市彭浦中学“彭博”大先生讲坛之黄昱宁专场
来源:高弈宁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9日

为激发学生阅读与鉴赏小说的能力,提升高中生人文素养,2024118日下午2点,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黄昱宁老师来到上海市彭浦中学四楼大礼堂,开展了《从细节读懂小说》主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陈小文老师主持,全体高二年级同学及部分教职工出席聆听。

 

 

 

图片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外国文艺》主编。本职工作之外,也从事文学翻译和写作。译著近三百万字,包括《甜牙》《追日》《在切瑟尔海滩上》、《迈克尔K的人生与时代》、《螺丝在拧紧》等,2016年获得春风悦读盛典金翻译家奖。著有随笔评论集《一个人的城堡》、《假作真时》和《小说的细节》等。2015年开始虚构写作,20188月出版个人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八部半》获得《晶报深港书评》年度虚构类十大好书荣誉,2019年获得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讲座伊始,黄老师抛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读故事”,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她认为,故事本身是一个思想实验,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阐释了“故事的生产力”:读者从个人的“一滴水”经历突破生活的惯性,融入时代的脉搏去体验悲喜、共情他人,汇入社会共同经验的“洪流”。她也鼓励同学们,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虽然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但也亟需警惕用进废退,锻炼思维的自主性和复杂性,问题导向的小说文本细读便是有效的途径。

 

图片

 

如何从细节读懂小说?——正如黄老师所言“文本中没有深邃的命题,即便有,也隐没在昏暗的背景中,等待被细节的光芒照亮”,她拆解欧亨利小说《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的细节片段做一一解读,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阅读中“知人论世”的重要性,即知晓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认识小说故事所在的时代背景,也提示大家关注主人公的情绪曲线与故事的节奏走向。

随后,黄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诸如《基督山伯爵》等小说作品,期待大家从读者的视角转变为作者的视角,将宏大复杂的故事拆解细节并多加琢磨。

 

 

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提问,结合自己日常的阅读体验,提出对小说类型的选择、细读的方式、故事的叙述手法等方面的困惑。黄老师细致耐心地一一解答,她提出建议:阅读小说的过程不急于参照他人的文学评论,而是需要带入自己的观念判断与对人物看法的投射,秉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心态,学会辩证筛选与提炼补充;同时,如若感觉作品晦涩“难啃”,不一定用阅读分析的方式把握通篇宏大的叙事,不妨先从篇章的某一个片段、某一处细节入手,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讲座临近尾声,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向同学们赠送书籍,勉励同学们根植文本,运用锐利的观察发掘小说的魅力,调动细腻的感知探索文学的森林。

 

图片

 

 

小说之所以优于其它文本,它所讲述的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题材上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往往更吸引广大读者前去阅读。今天黄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的阅读技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书目供研读。非常感谢能获得这样宝贵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二(2)班  赵文祥

 

几年前,我看过黄老师的小说《文学病人》,作品设想了当人工智能完全攻陷了非虚构领域之后,人类写作只剩下一些小说家与人工智能写作系统柴郡猫的擂台赛。我对小说中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机器人比我们更早意识到,写作与阅读的共生关系有多么重要。被算法控制的阅读正在扼杀千姿百态的写作。AI时代,放弃GPT式的总结与浓缩,让真情实感充斥自己的心灵,让虚构的细节夯实头脑中的空白与怀疑,让虚构成为真实或者另一种人造的真实境界,我们的未来价值可能正在小说的细节里,无论作家还是读者。

——高二(3)班  陈冠桦

 

黄老师讲解了欧亨利小说特点——“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乐于在结尾给予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以新奇的创意将读者的情绪激发至顶峰,让我在语文课堂之外对小说的故事叙述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外,黄老师也细致地解答了我关于蒙太奇手法的疑问,坦言影视逻辑与文学创作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在故事叙述中将时间、空间打乱重组,通过剪接令故事作品更为引人入胜。

——高二(7)班  叶 开

 

黄老师就从细节读小说展开了详细的讲学,从欧亨利的写作风格为例,向我们展示了小说细节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能在阅读小说时,同时把握小说内容与作者写作的背景,就可以更好地挖掘小说的内核与深意。

——高二(7)班  庄释灼

 

本次讲座作为学校“彭博”大先生讲坛聚焦人文素养提升的一次盛会,带领师生们在品读小说的过程中切中肯綮,从复杂层叠的结果脉络中探寻体验丰腴饱满的生命力,从细节中来,往细节中去。正是通过对字里行间作咀嚼、反刍、审视、追问、评论的“循环”,阅读的多重意义得以延伸,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